从大女主的励志成长到朝堂权谋:国色芳华剧情正走向崩塌?

日期:2025-01-21 17:37:11 / 人气:11

"《国色芳华》已追至十几集,心中却渐生忧虑,剧情似乎正滑向失控的边缘。
何惟芳孤身一人由洛阳赴长安,从零开始艰难创业,虽有蒋长扬偶尔伸出援手,但更多时刻,是她凭借自身的坚韧与勇气,一一克服挑战:无论是恶人的欺凌、同行的排挤,还是前公婆的暗害。她不仅自立自强,还凝聚了秦胜意、朱福、吕耕春等一干女子的力量,她们相互扶持,共同绽放出生命中最灿烂的花朵。
至此,故事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正能量。
然而,随着何惟芳事业的蒸蒸日上,朝堂上的权谋斗争也愈发激烈。与此同时,何惟芳先是邂逅了“三郎”,后又意外揭开了蒋长扬与国子监徐祭酒合谋的秘密,这位柔弱的女子也开始涉足复杂的宫廷纷争。
此刻的朝局暗流涌动,各方势力若隐若现,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。
例如宁王,那位性格狂傲的县主李幼贞之父,皇帝的亲生兄长,正秘密扩张势力,其野心昭然若揭。
在一场朝会戏中,群臣静候圣驾,却只等到蒋长扬传旨称帝病重,暂委朝政于宁王之手。宁王对正直之士嗤之以鼻,散朝后即密令刺杀领头羊徐祭酒——幸被蒋长扬救下,并藏匿于何惟芳的花店之中。
至于未曾正面亮相的皇帝,实则早以蒋长扬友人的身份现身,那位高雅脱俗且精通乐理的“三郎”。
尽管未读过原著,我也了解这“三郎”实为唐玄宗李隆基的代称,排行第三,人称“三郎”。
而“宁王”则是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,历史上被封为“宁王”的真实人物。
原以为《国色芳华》以历史人物真名登场,展现了一种难得的真诚与勇气,颇为可贵。
但剧情中的诸多迹象,又让人担忧其稳定性。
问题在于,以真名出现的历史人物行为举止严重偏离史实。
李隆基才华横溢,年轻时更是英姿勃发,若非如此,他怎能以“三郎”之尊逆袭成为太子乃至帝王?是他联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,铲除韦后与安乐公主,才助其父登位;正是因其卓越能力,使得身为长子的宁王自愿让位于他……这样的“三郎”,乃开启“开元盛世”的明君,怎会是剧中那隐藏锋芒、纵容奸佞的形象?完全无需如此啊!
同样地,历史上的宁王李成器毫无权力欲,主动退位更显其高风亮节,因此赢得了弟弟的尊敬与感激。李成器去世后,李隆基追封他为“让皇帝”。以宁王的身份地位,稍有权势之心,恐怕早已命丧黄泉。
但在剧中,宁王却变得权势熏天,结党营私,甚至流露出不臣之心,这不仅违背了历史事实,也与角色设定相悖。既然明确他是皇帝的兄长且热衷于权势,为何当初不争位?如今君臣名分已定,他却选择反叛,岂非自寻死路?
当然,电视剧允许虚构创作。
但如果使用真实历史人物的名字,就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历史背景。
宁王可以有谋略,但不应如此张扬跋扈;三郎可以多艺近玩物,但不能怠于朝政——若是晚年尚可接受,此时正是李隆基奋发有为之时!
既然如此,或许舍弃历史真名,转而原创角色名称更为恰当。
近年来的古装剧女主,往往陷入爱情成长与参与朝政的双重套路。似乎古代女性介入朝政、守护家国,都显得轻而易举。
《国色芳华》的处境微妙,似乎正走向剧情崩溃的边缘......"

作者:天顺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天顺娱乐 版权所有